close
(轉載於2003/03/16聯合報) | ||
【記者陳英姿報導】 舞龍,聽起來LKK;溜直排輪,感覺很E世代。士林國中成立「溜溜龍」以直排輪舞龍,結合了古早與現代的休閒娛樂,簡直酷斃了。 近兩年這隻「溜溜龍」隊應邀在台北市一些反毒、校慶、運動會上表演,每每引起驚呼。這些學生手上舞的可不是玩具龍,而是廟會裡表演真材實料的龍,光是龍頭就七、八公斤重,在重量和速度之間,他們如何保持平衡?當初策畫成立這個社團的士林國中訓導主任徐子壽說,這些學生剛開始練習時,不只跌成一團,還會打結,可說是備嘗艱辛。負責舞龍珠的隊長、國三學生王俊元說:「直排輪舞龍難在全隊速度要一致、動作要協調。」如果前面的慢下來,後面也要慢下來,後面的慢了,前面的也要慢下來;最忌前頭突然無預期打住,這樣後面的同學就會摔跤。王俊元說,有些同學因為難以配合而被換掉,也有人吃不了練習的苦而退出。 身材比較強健的韓瑋哲是負責舞龍頭的兩名學生之一(輪流),他說,一個龍頭起碼七、八公斤重,卻是整條龍最貴的部分,令他戒慎恐懼,除了注意和龍珠的距離,還要留意全隊速度,自己摔跤沒關係,最怕摔壞龍頭。目前全隊十八人有七個女生,其中顏筱凡腳下滑的是四輪花式,不是直排輪。另一個女生琝琝負責第二節龍身的莊玉琦說,當初純粹是為了好玩而自願加入,不過練習溜溜龍真的很辛苦,只要速度不協調,舞龍頭的同學就會罵人,她有時被罵,就回頭罵後面的同學,因此練習時他們經常是罵成一團。她說,她最羨慕舞龍珠的隊長,隨便他怎麼耍,別人就得怎麼動。 訓導主任徐子壽說,士林國中直排輪一直發展得很好,約兩、三年前他和體育組長吳政仁看到傳統舞龍表演,靈機一動,想讓學生做點不同的嘗試,於是與家長會和地方人士連繫,獲得經費贊助,並向教育局提出「溜溜龍」社團成立計畫,獲得教育局經費補助兩隻龍,還遠赴基隆請廟裡的老師傅高炎茂到學校教舞龍。徐子壽說,由於直排輪舞龍不容易保持平衡,因此不像一般舞龍可以做比較大幅度的舞動和起伏,但舞龍該有的基本的動作都要有,包括金龍翻身、金龍跳水、金龍對跳、追星趕月、拜中、拜壽……等,共有十二個動作。他說,眼尖的人會發現,以直排輪舞龍,動作比一般金龍快而且平順,但沒有太多纏綿起伏,有點像「水蛇」。他說,由於有些動作需要跳躍,學生剛開始練「溜溜龍」時幾乎天天摔跤,一摔就是幾個一起摔,不只摔成一團,還會打結,學生付出很多心血,才有大家看到的成果。因此學生每出去表演一次,回來學校都會記嘉獎。 士林國中溜溜龍曾在社子國小百年校慶踩街活動中演出,所到之處,店家都高興地送紅包獎勵,他們還曾參與台北市的反毒活動,受到熱烈歡迎。徐子壽說,現在很多人看舞龍都不覺有趣,但用小朋友喜歡的直排輪來表演舞龍,不只新鮮,更可喚起很多小朋友對傳統民俗的興趣。(轉載於聯合報) |
以前也有參加說.....不過卻沒有我的名子=3=
不過這算是回憶吧!
溜這個真的很累!
千萬不要輕易嘗試!
全站熱搜